傍晚,王姐正准备做饭,儿子放学回来,把书包一扔,躲进房间 “砰” 地关上门。她心里一紧,敲敲门问:“怎么了?” 许久,儿子带着哭腔说:“妈,我这次考试考砸了。” 王姐走进房间,看到试卷上的分数,刚到嘴边的 “怎么考这么差”,被儿子通红的双眼给堵了回去。
在艺博家庭教育接触的案例里,像王姐儿子这样,因考试失利陷入低谷的孩子数不胜数。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曾指出:青少年时期,学业挫折对孩子心理冲击巨大,父母的回应,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也可能是黑暗里的一束光。那么,怎样的回应,才是给孩子的 “光” 呢?
先 “共情”,别急着 “教训”
王姐没提分数,而是坐在儿子身边,轻声说:“考得不好,你心里肯定不好受,妈妈理解你。” 儿子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,开始哭诉:“这次考试的题好多都没见过,我准备了好久,还是不行……” 王姐一直静静听着,偶尔应和两句。
展开剩余61%艺博家庭教育常强调:孩子遭遇挫折时,第一时间给予共情,比讲大道理有用得多。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,内心的委屈和压力有了出口,才愿意敞开心扉,听你后面的话。相反,若急于指责,如 “别人能考好,你怎么不行”,只会让孩子关闭心门,陷入更深的自我否定。
接纳结果,别让孩子 “钻牛角尖”
等儿子情绪平复些,王姐看着他的眼睛说:“这次考试已经过去了,分数也没办法改变。不过,这只是一次小测验,不代表你以后都考不好。” 儿子小声说:“可我怕同学笑话我,老师也会觉得我退步了。” 王姐摸摸他的头:“同学和老师可能会有看法,但那都是暂时的。重要的是,你从这次考试里学到了什么。”
心理学研究表明,青少年在面对失败时,容易过度在意他人评价,钻进 “一次失败等于永远失败” 的牛角尖。父母此时要帮孩子跳出来,接纳既定结果,将目光转向未来。就像尼采所说:“那些杀不死你的,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。” 让孩子明白,一次考试失利,是成长的磨砺,而非终点。
陪孩子找原因,让 “失败” 变 “财富”
王姐和儿子一起翻开试卷,一道题一道题分析。发现儿子对新学的知识点理解不透彻,基础题又因为粗心丢分。王姐没有指责,而是和他商量:“咱们要不要找个时间,把这些知识点重新梳理一遍?以后做完题,再认真检查两遍,怎么样?” 儿子点头答应。
艺博家庭教育建议,引导孩子从失败中总结经验,是挫折教育的关键。帮孩子分析试卷,找到知识漏洞和学习方法的问题,制定改进计划,能让 “失败” 转化为成长的 “财富”。下次遇到类似问题,孩子便能从容应对。
王姐的儿子后来在期末考试中成绩大幅提升。更重要的是,他面对挫折的态度有了转变。再遇到难题,不再自怨自艾,而是主动找方法解决。
青少年挫折教育,藏在生活的点滴里,尤其是考试失利这样的时刻。艺博家庭教育始终认为,父母用理解、接纳和引导,为孩子撑起一片天,他们才能在挫折中学会坚强,在失败里汲取力量。
发布于:广东省洪萨配资-洪萨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公司平台-短线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